5月13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發布會獲悉,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安徽省促進中醫藥振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4年)》,部署中藥材種植養殖、中藥生產加工、中藥貿易服務、中藥研發創新、中醫藥服務、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中醫藥開放發展等7項重點任務,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使全省中藥產業和中醫藥健康服務全產業鏈總產值達到4000億元,我省中藥產業規模和競爭力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據悉,《行動計劃》提出一系列創新舉措,推動解決中醫藥重點領域、重要環節的突出問題。
加大財政投入,對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十大皖藥”產業示范基地、“共享車間”等,比照省制造業融資財政貼息專項政策支持標準和分擔方式予以支持;對經評定中藥產業公共服務平臺項目,按其固定資產投入(不含土地投入)的20%予以補助;對中藥創新藥、中藥改良型新藥、古代經典名方中藥復方制劑,按照其臨床前研究和臨床試驗費用的20%給予補助。
提升創新能力,組建華佗中醫藥研究院、新安醫學研究院和大別山中醫藥研究院;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健康研究院新安醫學與中醫藥現代化研究所;建設中藥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等高能級創新平臺。
創新體制機制,依規從簡從快辦理申請變更藥品持有人事項,不需轉出地出具相關證明;全面推進標準規范體系建設,積極推進省際間地方標準互認;對醫療機構應用傳統工藝配制的中藥制劑,實行備案管理等。
建設服務體系,在皖北、皖南各建設一個高標準的“政府主導、市場化運營”的區域中藥院內制劑制備中心;擴大中醫藥專業招生規模;各市、縣至少舉辦一所獨立的公立中醫醫院,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均設置中醫館、配備中醫醫師等。
此外,《行動計劃》還提出,打造30個以上產值過億元的中藥大品種、10家以上規模過10億元的企業;“十大皖藥”產業示范基地達到80個;亳州現代中藥重大新興產業基地全產業鏈產值超過2000億元;建設10個省級中醫醫療中心、30個省級優勢???、70個省級特色???建設1所至2所高水平中醫藥高等職業院校;建設省中醫藥博物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