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土空間規劃對鄉村振興的要求
1、多規合一
在國土空間規劃中,要求綜合各項優勢特點,做好城鎮體系規劃、海洋功能區劃、土地利用規劃、城市規劃等優勢的整合,形成新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充分發揮政府配置自然資源的主導作用,利用 1 張底圖完成全區域全要素覆蓋工作。
2、綠色發展
國土空間規劃背景下的鄉村振興切不可忽視自然環境,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進,加強人與自然生態環境關系的協調處理,構建節約型、綠色環保型社會,形成綠色生態產業結構,提升土地利用率和利用價值,實現鄉村振興持續發展。
3、堅守底線
在鄉村振興過程中,要堅守自然生態環境保護這一底線,提升國土和糧食等方面的安全水平,加快修復受損的環境,嚴格控制用地,增強更新鄉村存量,推動社會長遠進步。
4、統籌協調
相關部門要協調城鎮和鄉村之間的關系,統籌兼顧各項資源,合理引導技術、人力等要素的流動,推動功能互補、協同發展。
二、鄉村振興發展模式
鄉村建設已不僅包括生產和居住要求,更包括文化傳承、糧食安全、生態屏障等多方面的要求。不同的鄉村其主導功能存在一定的差別,根據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做好分類和規劃,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規劃方法劃分村莊,如構建城郊融合類、聚集提升類、特色保護類村莊。
1、城郊融合類村莊鄉村振興模式
1.1 城郊多功能農業發展模式
構建農業休閑、采摘、體驗等模式的城市郊區多功能農業發展環境,做好郊區農業發展規劃,通過利用農業的多功能特點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同時滿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體驗需求。在主要城市郊區,選擇區域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位置,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做好交通基礎設施的合理設置,發展集約化和規?;泥l村生產模式。
1.2 田園綜合體發展模式
在現代農業技術基礎上發展的田園綜合體涵蓋休閑、現代化和社區化等發展模式,已成為重要的鄉村振興發展載體,也符合農村供給側改革和新型農業技術發展的需要,有助于推動創新農村產權制度,構建優質的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體系。構建田園綜合體發展模式,應注意做好農業科學、人力、資源、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控制,加強農村區域化經濟的升級改造,搭建農村區域發展體系,形成“科技 + 產業 + 互聯網 + 旅游”的新型格局和發展模式。
1.3 特色小鎮帶動鄉村振興模式
特色小鎮,即以共享發展理念為基礎建設鄉鎮景觀,做好獨立地域空間的開發,加大鄉村產業、人文、生態等資源的開發利用,推動鄉村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打造多功能、多區域生態發展模式,集聚農村產業,建設特色鄉村,推動鄉村朝著城市化方向進步。特色小鎮在提高村民生活質量、統籌城鄉發展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是未來農村發展的重要模式之一。
2、集聚提升類村莊鄉村振興模式
2.1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帶動模式
土地綜合整治帶動模式,是通過綜合整治多種土地形式保證安全地實現糧食生產、農業發展,有效解決“三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同時有力支撐落實鄉村振興政策。通過新型農村產業的培育和發展,有效融合新產業,綜合整治全域土地,實現資源高效配置,提高資源利用率,形成配套的發展硬件設施,生產具有特色和綠色健康的農業產品。
2.2 “產業 + 生態 + 旅游”帶動模式
在優化地域內生態建設質量方面,鄉村城鎮地區發揮著引導和互補的重要作用,鄉村城鎮是構建特色產業的基礎,在農村脫貧攻堅、打造精品旅游路線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通過融合發展國土綠化工作和生態產業結構,打造高質量的鄉村城鎮。通過構建“產業 + 生態 + 旅游”模式,呼應鄉村振興政策,有助于提高農民收入,推動生態環境健康發展。
2.3 農業產業化驅動模式
該模式主要是以現有農業產業為基礎做好產業化聯動發展模式的構建,不斷延伸鄉村產業功能,積極構建特色農業,加強農業產業布局的優化,提高農產品生產附加值,實現農產品加工產業鏈的延伸,將農業的更多功能釋放出來,實現鄉村產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此外,還可推動現代科技成果的轉化,加強現代科技和傳統農業的融合,保證農業發展模式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農業產業化驅動模式的基礎為生態農業,走生態化發展之路,核心為規?;N植或者特色化養殖。
3、特色保護類村莊鄉村振興模式
3.1 文化傳承帶動模式
加快鄉村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模式的構建,加大鄉村文化傳承和發展,打造具有鄉村特色的文化產品,積極推動文化旅游、鄉村旅游等事業的發展,引導鄉村旅游業從觀光旅游到度假模式的轉變,改進并激活鄉村文化。在構建文化傳承帶動模式時,要充分尊重鄉村原有的文化特色、人文特點和鄉村景觀,加強基礎服務設施建設,加強融合鄉村文化和現代信息技術,多元化發展本土文化和傳統民間藝術,積極創新,打造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鄉村城鎮。
3.2 文化旅游發展模式
在鄉村振興中,旅游業發揮著重要作用。鄉村旅游可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有助于鄉村基礎設施的完善。鄉村景觀的地域特點較明顯,對宣傳當地文化十分有利。作為鄉村重要的無形資產,鄉村文化是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的關鍵內容,直接關系著鄉村文化的繼承和弘揚。有的鄉村較為偏遠不易受到城市的影響,鄉村文化較古老,故在規劃設計鄉村景觀過程中要對當地的文化和風俗人情加以重視,維護和修葺破損的歷史古跡。在鄉村景觀建設中,要注意保留當地的特色,同時加強和當地風俗文化、居民信仰的結合,注重宣揚當地歷史人物。(作者:龔政)